肛裂(Anal fissure)是一種常見的肛門疾病,其特徵是在肛門周圍的皮膚或黏膜上出現細小的裂口,通常伴隨著疼痛和出血。肛裂的形成原因多樣,常見因素包括:
1. 便秘與硬便:排便時用力可能導致肛門皮膚撕裂。
2. 腹瀉:持續的液體便便可能刺激肛門,導致裂口。
3. 肛門外傷:例如肛門性交或其他外部創傷。
4. 某些疾病:如克羅恩病(Crohn's disease)或其他可能影響腸道的疾病。
### 症狀
- 肛門周圍劇烈的疼痛,特別是在排便時。
- 便後出血,血液顏色通常為鮮紅。
- 患部可能有瘙癢或刺激感。
- 有時可能伴隨便秘或頻繁的排便感。
### 建議及保養
1. 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:
- 確保足夠的膳食纖維攝入,選擇全穀類、蔬菜和水果,以軟化大便。
- 增加水分攝入,至少每天飲用8杯水。
2. 避免用力排便:
- 不要在廁所上逗留太久或用力排便,如有便秘的症狀,考慮使用輕瀉劑。
3. 溫水坐浴:
- 每天坐在溫水中約10-15分鐘,可以有助於減輕疼痛、促進癒合。
4. 保持肛門區域的清潔:
- 使用柔和的清潔劑清潔肛門區域,避免使用刺激性的香皂或清潔劑。
5. 使用藥物:
- 可以考慮使用局部麻醉劑或抗炎藥物來緩解疼痛,若症狀持續,應諮詢醫師是否需要使用特殊的藥物(如硝酸甘油膏或鈣通道阻滯劑)。
6. 尋求醫療幫助:
- 如果症狀持續不改善或有嚴重出血、感染等情況,應立即就醫,可能需要其他處置(如手術)。
透過這些措施,大多數肛裂在幾週內可以癒合,但如果問題持續存在,建議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