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炎B型(B肝)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(HBV)引起的病毒感染,可能導致急性或慢性肝炎,並可能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。以下是有關B肝篩檢及治療的介紹,並提供相應的建議與保養資訊。
### B肝篩檢
1. 篩檢對象:
- 具有高風險因素的人群(如注射毒品者、性伴侶較多者)
- 新生兒(母親是B肝病毒攜帶者)
- 職業涉及血液接觸的人(如醫護人員)
- 有肝病症狀(如黃疸、乏力等)的人
- 其他高風險群體(如性工作者)
2. 篩檢指標:
- HBsAg(乙型肝炎表面抗原):檢測是否感染了HBV。
- anti-HBs(乙型肝炎表面抗體):檢查是否有免疫反應(如疫苗接種後)。
- anti-HBc(乙型肝炎核心抗體):檢查是否曾經感染HBV。
- HBV DNA:評估病毒載量,了解感染的活動性。
### B肝治療
1. 治療指標:
- 在急性B肝的情況下,通常會進行支持性治療,多數患者可自愈。
- 在慢性B肝中,當出現高病毒載量(HBV DNA)及肝臟損害(如肝功能指數異常、肝活檢結果顯示炎症或纖維化)時,可能需要開始治療。
2. 治療方式:
- 抗病毒藥物:目前對於慢性B肝治療的主要藥物包括:
- 核苷(酸)類似物:如拉米夫定、阿德福韋、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等。
- 干擾素:如聚乙二醇干擾素(Peg-IFN),適合部分患者使用。
3. 治療目標:
- 降低HBV病毒載量,提升肝臟功能,減少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。
### 建議與保養
1. 疫苗接種:對於未感染B肝者,建議接種乙型肝炎疫苗,以獲得免疫保護。
2. 健康生活方式:
- 均衡飲食:避免高脂、高糖及加工食品,增加水果、蔬菜和全穀類的攝取。
- 適度運動:增加身體活動,有助於維持健康的體重。
3. 定期檢查:即使在治療中,定期回診及檢查肝功能、病毒載量狀況,以監控病情進展。
4. 避免肝毒性物質:限制酒精攝取,避免接觸其他有潛在肝毒性的藥物或物質。
5. 心理健康: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,必要時尋求心理支持或諮詢。
藉由適當的篩檢、及時的治療和積極的生活方式,相信可以有效管理B肝,降低并發症的風險。如有疑問,請諮詢專業醫師,進行個別化的評估和治療。